一、专业定位与考试科目解析
(一)学科特点与就业前景
播音与主持艺术作为山西专升本艺术类的特色专业,兼具 “传播理论系统性” 与 “语言实践应用性” 双重特质,是培养全媒体时代复合型播音人才的核心路径:1. 知识体系交叉融合:需系统掌握播音学概论、新闻语言学、即兴口语表达等专业理论,同步强化普通话发声、镜头表现力、节目策划等实践技能,形成 “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哺理论” 的能力闭环。例如,运用 “播音创作基础” 理论优化新闻播报的停连重音,通过 “媒介融合理论” 设计短视频主持方案。
2. 就业方向多元适配:毕业生可从事传统媒体主持人(占比 35%)、新媒体内容策划(30%)、政务宣传干事(20%)、艺考培训导师(15%)等工作。随着山西 “县级融媒体中心” 建设深化,具备本科背景的播音人才需求年增 25%,省级媒体及头部 MCN 机构招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要求达 100%,专升本成为进入主流媒体岗位的必要通道。
3. 职业发展阶梯清晰:从出镜记者到栏目制片人,从直播主播到传媒公司高管,需持续提升 “采、编、播、控” 全流程能力。本科学历可缩短媒体行业职称晋升周期 2-3 年,在省级电视台或头部互联网企业中,本科背景从业者起薪较专科生溢价率达 40%,且获得重点节目主持机会的概率提升 60%。
(二)2025 年考试科目构成
根据山西省教育考试院政策,该专业实行 “文化笔试 + 专业测试” 双轨考核,总分 400 分,突出 “媒介素养” 与 “表达技能” 的综合评估:1. 文化笔试(300 分,笔试时长 150 分钟)专业基础课:新闻传播理论(150 分)涵盖播音学概论(60 分,含发声原理、语言表达技巧)、新闻实务(90 分,含新闻写作、节目策划、媒介伦理),客观题(单选 / 多选 / 判断)占 40%,主观题(评论写作、方案设计)占 60%。核心要求:能运用 “议程设置理论” 分析新闻选题价值,结合 “播音创作六步” 撰写节目主持提纲。公共基础课:英语 + 大学语文(150 分)英语考查 3500 核心词汇及传媒术语(如 “media convergence”“live streaming”),阅读涉及国际传播案例;大学语文侧重新闻评论写作(如 “短视频时代主持人的职业素养重构”),需积累 “媒介即信息”“使用与满足理论” 等学术观点。
2. 专业测试(100 分,3 月 29 日集中测试)面试(20 分):考查形象气质(屏幕形象、着装妆容、举止仪态),要求符合广播电视职业审美,忌过度修饰或风格失衡。自备稿件朗诵(40 分):朗诵文学类作品(诗歌 / 散文),评分聚焦语音规范(普通话一乙以上)、情感传递、节奏把控,需避免 “字音错误”“情感表达到位” 等问题。即兴主持(40 分):抽取话题(如文化旅游、社会热点)完成 3 分钟主持,重点考核逻辑架构、临场应变及媒介思维,高分需体现 “观点独特性 + 表达流畅度 + 对象感营造”。1. 专业基础课:新闻传播理论(150 分)涵盖播音学概论(60 分,含发声原理、语言表达技巧)、新闻实务(90 分,含新闻写作、节目策划、媒介伦理),客观题(单选 / 多选 / 判断)占 40%,主观题(评论写作、方案设计)占 60%。核心要求:能运用 “议程设置理论” 分析新闻选题价值,结合 “播音创作六步” 撰写节目主持提纲。
2. 公共基础课:英语 + 大学语文(150 分)英语考查 3500 核心词汇及传媒术语(如 “media convergence”“live streaming”),阅读涉及国际传播案例;大学语文侧重新闻评论写作(如 “短视频时代主持人的职业素养重构”),需积累 “媒介即信息”“使用与满足理论” 等学术观点。1. 面试(20 分):考查形象气质(屏幕形象、着装妆容、举止仪态),要求符合广播电视职业审美,忌过度修饰或风格失衡。
2. 自备稿件朗诵(40 分):朗诵文学类作品(诗歌 / 散文),评分聚焦语音规范(普通话一乙以上)、情感传递、节奏把控,需避免 “字音错误”“情感表达到位” 等问题。
3. 即兴主持(40 分):抽取话题(如文化旅游、社会热点)完成 3 分钟主持,重点考核逻辑架构、临场应变及媒介思维,高分需体现 “观点独特性 + 表达流畅度 + 对象感营造”。
二、历年录取数据与竞争态势
(一)院校分层与分数区间
![]()
(二)竞争难度核心指标
报录比与实际门槛:2023 年整体录取率约 42%,但第一梯队院校报录比达 4:1,远超全省平均;省控线 158 分(民办院校),但头部院校实际录取平均分 225 分,形成 “基础线宽松,优质院校竞争激烈” 的分层竞争格局。
核心拉分点:专业测试差异化评分:即兴主持的 “话题切入角度” 和 “现场控场能力” 区分度最大,同类考生得分差距可达 20 分,常见失误包括 “逻辑断层”“语言碎片化”。理论主观题深度:新闻传播理论中的 “节目策划题” 平均得分率仅 45%,典型问题为 “策划方案缺乏媒介融合思维”“未结合山西地域文化特色”(如未融入晋商文化、黄河文化元素)。
跨专业挑战:非艺术类考生占比 35%,普遍面临 “语音基础薄弱”(如平翘舌混淆、调值不准)和 “镜头表现僵硬” 等问题,需额外投入 2-3 个月进行普通话强化训练及上镜仪态调整。1. 专业测试差异化评分:即兴主持的 “话题切入角度” 和 “现场控场能力” 区分度最大,同类考生得分差距可达 20 分,常见失误包括 “逻辑断层”“语言碎片化”。
理论主观题深度:新闻传播理论中的 “节目策划题” 平均得分率仅 45%,典型问题为 “策划方案缺乏媒介融合思维”“未结合山西地域文化特色”(如未融入晋商文化、黄河文化元素)。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难度,本质是 “新闻传播理论储备” 与 “语言表达实践能力” 的双重考验。考生需在掌握播音发声、节目策划等专业技能的同时,深化对媒介融合、传播伦理等理论的理解,以应对 “基础分易拿,高分难突破” 的竞争现状。通过系统化的理论学习与针对性的表达训练,可有效提升应试竞争力,在媒体行业迭代发展中抢占职业先机。
我们致力于为广大考生提供最新的院校资讯、招生简章以及考试大纲,助力您顺利把握报考时机。同时,网站还设有在线咨询服务,随时为您解答疑问,助您备考无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