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证赣南师范大学 2025 年专升本招生录取工作的顺利 进行,规范招生行为,维护考生合法权益,根据江西省教育厅 《江西省 2025 年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考试招生实施方案》(赣 教高字〔2024〕53 号)和《江西省高等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 联合培养本科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实施方案》 ( 赣教高字 〔2021〕7 号)等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简章。
一、招生本科学校基本信息
学校名称:赣南师范大学
国标代码:10418
办学类型: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
办学地址:江西省赣州市
二、联合培养学校基本信息
1.学校名称: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
国标代码:12934
办学类型: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办学地址:江西省赣州市
2.学校名称:上饶职业技术学院
国标代码:13870
办学类型: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办学地址:江西省上饶市
3.学校名称: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国际标码:12942
办学类型: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办学地址:江西省赣州市
4.学校名称:江西财经职业学院
国标代码:12941
办学类型: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办学地址:江西省九江市
三、招生对象
1. 江西省普通高职( 专科 )应届毕业生, 且在 2025 年 7 月 31 日前可取得毕业证的考生。
2.符合退役大学生士兵免试招生计划资格,且本人参加赣 南师范大学组织的免试综合考查并取得综合评价合格成绩的 考生。
四、招生计划
我校 2025 年专升本招生计划总数为 2390 人。赣南师范大
学产业学院安排专升本计划 1370 人( 以下简称普通专升本), 其中赣南师范大学家居现代产业学院(部分培养时段在南康 区)450 人、脐橙现代产业学院(部分培养时段在信丰县)400 人、足球现代产业学院(部分培养时段在定南县)340 人、应 急安全现代产业学院(部分培养时段在定南县)180 人;我校 与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上饶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应用技术 职业学院、江西财经职业学院等 4 所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 联合培养本科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 以下简称联合培养专升 本),安排联合培养专升本招生计划 1020 人。
具体招生专业及计划情况等详见附一
附表一:
赣南师范大学 2025 年专升本计划
2025本科招生院校 | 本科招生专业 | 专业代码(本科专业) | 院校性质 | 联合培养学校 | 普通计划 | 脱贫家庭 | 获奖学生 | 退役士兵 | 大国工匠 | 计划总数 | 本科类别 | 24年省控线 |
赣南师范大学 | 市场营销(新媒体营销) | 120202 | 公办 | 43 | 6 | 3 | 8 | 0 | 60 | 文史哲类 | 299 | |
赣南师范大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跨境电商) | 020401 | 公办 | 43 | 6 | 3 | 8 | 0 | 60 | 经济类 | 277 | |
赣南师范大学 | 产品设计(家居) | 130504 | 公办 | 67 | 9 | 5 | 9 | 0 | 90 | 艺术类 | 245 | |
赣南师范大学 | 环境设计 | 130503 | 公办 | 45 | 6 | 3 | 6 | 0 | 60 | 艺术类 | 245 | |
赣南师范大学 | 数字媒体艺术 | 130508 | 公办 | 53 | 7 | 3 | 7 | 0 | 70 | 艺术类 | 245 | |
赣南师范大学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130505 | 公办 | 45 | 6 | 3 | 6 | 0 | 60 | 艺术类 | 245 | |
赣南师范大学 | 材料化学(涂料) | 080403 | 公办 | 37 | 5 | 3 | 5 | 0 | 50 | 理工类 | 212 | |
赣南师范大学 | 园艺 | 090102 | 公办 | 38 | 5 | 2 | 5 | 0 | 50 | 农医药类 | 234 | |
赣南师范大学 | 智慧农业 | 090112T | 公办 | 37 | 3 | 3 | 5 | 0 | 50 | 农医药类 | 234 | |
赣南师范大学 | 应用化学(脐橙分析) | 070302 | 公办 | 45 | 6 | 3 | 6 | 0 | 60 | 理工类 | 212 | |
赣南师范大学 | 电子信息工程(人工智能) | 080701 | 公办 | 45 | 6 | 3 | 6 | 0 | 60 | 理工类 | 212 | |
赣南师范大学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080910T | 公办 | 45 | 6 | 3 | 6 | 0 | 60 | 理工类 | 212 | |
赣南师范大学 | 会计学(大数据会计) | 120203K | 公办 | 45 | 6 | 3 | 6 | 0 | 60 | 管理类 | 263 | |
赣南师范大学 | 汉语言文学(非师范) | 050101 | 公办 | 43 | 6 | 3 | 8 | 0 | 60 | 文史哲类 | 299 | |
赣南师范大学 | 体育教育(足球运动) | 040201 | 公办 | 43 | 6 | 3 | 8 | 0 | 60 | 教育类 | 303 | |
赣南师范大学 | 体育教育(运动康复) | 040201 | 公办 | 28 | 4 | 2 | 6 | 0 | 40 | 教育类 | 303 | |
赣南师范大学 | 表演(体育表演) | 130301 | 公办 | 45 | 6 | 3 | 6 | 0 | 60 | 艺术类 | 245 | |
赣南师范大学 | 音乐学(音乐康养、非师范) | 130202 | 公办 | 45 | 6 | 3 | 6 | 0 | 60 | 艺术类 | 245 | |
赣南师范大学 | 新闻学(体育传媒) | 050301 | 公办 | 45 | 6 | 3 | 6 | 0 | 60 | 文史哲类 | 299 | |
赣南师范大学 | 英语(体育英语、非师范) | 050201 | 公办 | 45 | 6 | 3 | 6 | 0 | 60 | 文史哲类 | 299 | |
赣南师范大学 | 化学工程与工艺(化工安全) | 081301 | 公办 | 45 | 6 | 3 | 6 | 0 | 60 | 理工类 | 212 | |
赣南师范大学 | 地理信息科学(防震减灾) | 070504 | 公办 | 45 | 6 | 3 | 6 | 0 | 60 | 理工类 | 212 | |
赣南师范大学 | 法学 | 030101K | 公办 | 43 | 6 | 3 | 8 | 0 | 60 | 法学类 | 247 | |
赣南师范大学 | 产品设计 | 130504 | 公办 |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赣州 | 51 | 6 | 3 | 0 | 0 | 60 | 艺术类 | 245 |
赣南师范大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020401 | 公办 |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赣州 | 85 | 10 | 5 | 0 | 0 | 100 | 经济类 | 277 |
赣南师范大学 | 环境科学 | 082503 | 公办 |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赣州 | 85 | 10 | 5 | 0 | 0 | 100 | 理工类 | 212 |
赣南师范大学 | 旅游管理 | 120901K | 公办 | 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赣州 | 92 | 5 | 3 | 0 | 0 | 100 | 管理类 | 263 |
赣南师范大学 | 电子信息工程 | 080701 | 公办 | 上饶职业技术学院·上饶 | 43 | 5 | 2 | 0 | 0 | 50 | 理工类 | 212 |
赣南师范大学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080702 | 公办 | 上饶职业技术学院·上饶 | 43 | 4 | 2 | 0 | 0 | 50 | 理工类 | 212 |
赣南师范大学 | 应用化学 | 070302 | 公办 |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赣州 | 34 | 4 | 2 | 0 | 0 | 40 | 理工类 | 212 |
赣南师范大学 | 电子信息工程 | 080701 | 公办 |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赣州 | 34 | 4 | 2 | 0 | 0 | 40 | 理工类 | 212 |
赣南师范大学 | 地理信息科学 | 070504 | 公办 |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赣州 | 34 | 4 | 2 | 0 | 0 | 40 | 理工类 | 212 |
赣南师范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080901 | 公办 |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赣州 | 25 | 10 | 5 | 0 | 0 | 40 | 理工类 | 212 |
赣南师范大学 | 会计学 | 120203K | 公办 |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九江 | 85 | 10 | 5 | 0 | 0 | 100 | 管理类 | 263 |
赣南师范大学 | 金融学 | 020301K | 公办 |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九江 | 85 | 10 | 5 | 0 | 0 | 100 | 经济类 | 277 |
赣南师范大学 | 市场营销 | 120202 | 公办 |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九江 | 85 | 10 | 5 | 0 | 0 | 100 | 管理类 | 263 |
赣南师范大学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080901 | 公办 | 江西财经职业学院·九江 | 85 | 10 | 5 | 0 | 0 | 100 | 理工类 | 212 |
注: 1.招生计划总数包含退役大学生士兵免试招生计划数。 2.学费收费标准以上级部门当年核定为准。
注:1.联合培养专升本学生就读地点在联合培养学校。 2.具体收费标准以上级部门当年核定为准。
考生报考我校招生专业,应符合《江西省 2025 年普通高 等学校专升本考试对应专业(类)指导目录》(赣教高字〔2024〕 54 号)划定的高职(专科)专业(类)对应报考本科招生专 业类要求。
五、网上报名、资格审查、志愿填报
1.专升本考试报名、资格审核各环节按照《关于做好江西 省 2025 年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招生报名工作的通知》(赣考 院普〔2024〕28 号)要求执行。资格审核贯穿考试录取全过 程,对不符合报名、录取条件的考生,确认后一律取消资格。
2.所有通过报名资格审核的考生须于规定时间内登录江 西省教育考试院网“专升本考试管理系统”,严格依据高职(专 科)所学专业,对照《江西省 2025 年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考 试对应专业(类)指导目录》(赣教高字〔2024〕54 号), 按照《关于做好全省 2025 年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考试招生工 作的通知》(赣教考字〔2025〕3 号)要求进行志愿选报。
六、考试
1.专升本考试由全省统一组织命题、制卷、评卷。考试地 点由各设区市考试机构统一安排在标准化考点。
2.考试科目: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及技能知识课。
公共基础课不分学科专业,所有考生统一参加 “政治+英 语+信息技术” 3 门课程的综合卷考试,满分 300 分。
专业基础及技能知识课,考生按选报招考类别中的大类分 别参加对应的 1 门科目考试,满分 150 分。
3.统一考试时间为:2025 年 3 月 23 日。公共基础课考试 时间为上午 9:00—11:30.专业基础及技能知识课考试时间为 下午 15:00—17:00.
七、录取
1.对投档至我校的统一考试考生,根据计划,按考生公共
基础课和专业基础及技能知识课的总成绩从高到低排序投档, 总分相同时专业基础及技能知识课优先,其次按政治、英语、 信息技术课程顺序,单科分数高低排序录取。
2.对投档至我校的退役大学生士兵免试计划考生,根据计 划,按考生参加我校综合考查取得的综合评价合格成绩名次从 高至低排序录取。
3.我校根据核准备案的录取新生名册发放录取通知书,由 校长签发,加盖本校校章,连同入学报到须知、资助政策办法 等相关材料一并直接寄送被录取考生。
八、新生入学
1.新生应按录取通知的有关要求和规定的期限到培养单 位或联合培养学校办理入学手续。因故不能按期入学的,应办 理请假手续。未请假或者请假逾期的,除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 由以外,视为放弃入学资格。
2.新生入学后,将在 3 个月内进行入学资格复查。复查不 合格者,学校将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视情况予以处理,直至取消 入学资格。凡发现有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取消其入学资格 或学籍。
九、收费与学籍管理
1.专升本学生按入学当年我校相同本科专业同年级学生 学费标准缴纳学费。其他费用主要包括住宿费、教材费等,由 我校或联合培养学校按照规定标准收取、管理和使用。收费标 准如有调整, 以江西省物价部门规定的为准。
2.专升本学生入学后取得赣南师范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 层次学籍,按规定进行学籍学历电子注册。学生不许转专业和 变更培养单位或联合培养学校。
3.学校已建立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 国家助学贷款、服兵役国家教育资助、勤工助学、学费减免、 临时困难补助等多种形式并举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 政策体系。
4.专升本学生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修完专升本人才 培养方案规定的内容,成绩合格,达到毕业要求的,由赣南师 范大学按规定颁发本科层次的学历证书(毕业证书上标注“在 本校 XX 专业专科起点本科学习”,学习时间按进入本科阶段 学习和颁发毕业证实际时间填写);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 由赣南师范大学颁发学士学位证书。
十、招生组织机构
1.学校本科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 2025 年专 升本招生录取工作,制定 2025 年专升本招生录取工作政策, 决定 2025 年专升本招生录取的有关重大事宜。
2.学校招生就业处组织和实施2025年专升本招生录取工 作。未授权或委托任何中介(培训)机构或个人开展2025年 专升本招生录取活动。
3.学校纪检部门对2025年专升本招生录取工作实施监 督,负责监督招生录取工作各项政策和规定的落实,维护广大 考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
十一、招生咨询、信息发布及监督
1.学校招生录取有关信息通过赣南师范大学招生信息网、 江西省教育考试院网等渠道统一发布。本简章由赣南师范大学 招生就业处、教务处负责解释。
学校网址:https://www.gnnu.edu.cn/ 招生信息网:https://zs.gnnu.edu.cn/
招生咨询电话:0797-8393638(钟老师)、0797-8393313 (曾老师)
2.学校2025年专升本招生工作接受教育部、省招生主管 部门、纪检部门、考生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学校纪检部门全程 监督并设立监督电话、电子邮箱
监督电话:0797-8393623
电子邮箱:gnsfdxjwagn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