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2026专插本?
26专插本=2026年3月参加专插本(大三下期),考上了则在2026年9月入学
26专插本≠2026年才开始备考
2026专插本报名要求
1.具有广东省户籍的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
2.具有广东省户籍,且在报名时具有广东省户籍连续满3年的普通高校往届专科毕业生。(户籍未满3年的,须在广东省参加普通高考且高考报名时为广东户籍)
3.具有广东省户籍,且在报名时具有广东省连续满3年,同时在我省是依法参加社会保险(仅限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累计1年以上(含1年),在截止日期前取得国家承认学历的专科毕业生。
4.非广东省户籍,就读广东省普通高校的应届专科生。
非广东省户籍的考生,需在广东省全日制普通高校就读,成人教育、自学考试、网络教育等非全日制专科学历不能报考。且要注意,非全日制大专学历没有“应届生”这一身份。
专插本考哪些科目?
广东普通专升本(专插本)考试科目一共考4门。分为:公共课(2门)+专业基础课(1门)+专业综合课(1门)。
公共课:政治理论、公共英语。
专业基础课:管理学、高等数学、大学语文、艺术概论、民法、生态基础学、教育理论、生理学、经济学。
专业综合课:省统考的专业综合课,也有院校自主命题的专业综合课。(外国语言文学类中非英语专业,公共课只考政治,外加一门专业综合课。比如日语专业,考的四个科目是政治+大学语文+2门专业综合课。)
对于专业综合课,考生有三种选择方式:
(1)可选择报考1个省统考的专业综合课;
(2)可选择由1个院校自行组织命题的专业综合课;
(3)可同时选择报名参加1个省统考科目组和1个院校自命题的专业综合课进行考试。
专插本和专升本的区别
专插本属于全日制本科学历,被录取后需要到本科院校就读两年。学历含金量与高考本科相同。
自考等非全日制专升本形式,学历性质属于非全日制。含金量比专插本低很多。
什么是录取双线?
广东专插本最低控制分数线由(三科总分/专业综合课分数)两条线构成。即需要双过线才有参与志愿填报资格。
什么是最低控制分数线?
最低控制分数线也就是省控线,由考试院根据考生类别和科目类别统一划定,只有过了省控线才有填报志愿资格(类似高考本专科线)。
什么是院校投档线?
广东专插本录取都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可见分数才是录取的第一要素,院校投档线即被该院校录取的最后一名学生的分数(院校最低分数线)。
26专插本重要时间节点
一、2025年12月,招生工作规定、院校招生简章发布
二、2026年1月,开始体检;公布考纲及院校专业目录
三、2026年1月12日-19日 ,预报名
四、2026年1月22日18:00前,资料审核
五、2026年1月23日17:00前,截止缴费
六、2026年3月中旬,公布考场信息
七、2026年3月中下旬,打印准考证
八、2026年3月30日-31日,专插本考试
九、2026年5月初,公布考试成绩及最低投档分数线
十、2026年5中旬,填报志愿
十一、2026年5下旬,查询录取结果
十二、2026年5下旬,征集志愿(补录)
十三、2026年6月初,征集志愿录取
十四、2026年6月-8月,院校发出录取通知书
十五、2026年6月-8月,档案处理
十六、2026年9月,本科院校开学报到
专插本应该怎么备考?
确定考试科目后,可以着手复习了。时间充沛的情况下,建议进行两到三轮的复习。
第一轮先打基础,把整个科目的知识框架过一遍,整理自己的笔记,像高数这种科目建议大家要及时通过专项练习来检验掌握程度。
第二轮刷真题、模拟题检验知识点的掌握程度,遇到不懂的知识点及时回归课本,做题过程中边总结解题思路和方法。
第三轮强化记忆+查缺补漏,专插本要记忆的东西很多,到了考前阶段一定要把那些重点知识再强化一遍。
广东专插本录取原则?
(一)普通专升本招生由省招生委员会办公室根据年度普通专升本招生计划和考生成绩情况,按考生类别(职教师资、建档立卡考生、普通考生)、专业基础课分别划定三科总分(2门公共课+1门专业基础课,外国语言文学类中非英语类专业为1门公共课+1门专业基础课+1门专业课,下同)和专业综合课两条最低控制分数线。
(二)根据平行志愿投档原则,对两条最低控制分数线均已上线的考生,按其四科总分和院校专业组计划1:1比例,由高分到低分进行投档。即依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和院校专业组计划,按考生成绩排位情况从高到低检索,排位靠前的考生优先检索,再按考生填报的院校专业组志愿逐个检索,在考试科目组符合的前提下,按院校专业组计划1:1比例从高到低投档,由招生院校在投出的考生中按照招生章程择优录取,不得跨院校专业组录取或调剂。
(三)考生成绩排位规则如下:
1.不同科目组(含省统考科目组和院校自命题科目组)分开、单独排位。
2.根据考生四科总分(含加分)从高到低确定投档位序。四科总分(含加分)相同时,比较四科总分(不含加分)高低,高者优先。
四科总分(不含加分)仍相同时,比较三科总分高低,高者优先。
三科总分(不含加分)仍相同时,按以下原则进行排序:
第一位序,比较专业基础课成绩高低,高者优先。
第二位序,比较公共课中政治理论科目成绩高低,高者优先。
第三位序,除外国语言文学类中非英语类专业外,比较公共课中英语科目成绩高低,高者优先。外国语言文学类中非英语类专业,比较专业课成绩高低,高者优先。
第四位序,比较专业综合课成绩高低,高者优先。
第五位序,单科成绩均相同的同时投档。
增加三科总分排名,排位规则参照上面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