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师范大学2024年专升本招生简章来啦!想要报考四川师范大学专升本的同学们可以来看看。
一、学校介绍
四川师范大学是四川省属重点大学、国家首批“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高校及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是四川省举办本科师范教育最早、师范类院校中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大学。学校位于四川省省会--成都市,现有狮子山校区、成龙校区、遂宁校区三个校区。遂宁校区作为学校三大校区之一,坐落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的“东川巨邑”“川中重镇”“文贤之邦”--遂宁市。遂宁校区致力于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学校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平台载体,是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治理体系改革的先行试验区。校区自2023年9月正式开校运行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先后接待各单位、团队参观调研30余次,其中部级领导2人次,厅级领导15人次。
遂宁校区主要承担地方优师计划、公费师范生及其他应用型本科专业学生的培养。在“专升本”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做到独立编班、定制培养,以书院、院系协同育人模式为抓手,旨在培养一批职业素养高、专业能力强、就业前景好的高素质应用型本科人才。设施一流,环境育人。四川师范大学遂宁校区作为遂宁市第一所本科院校,由遂宁市人民政府投资建设,总投资约32.8亿元,总规划面积1040亩,总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规划全日制在校生规模1万人以上。校区配备拥有独立卫生间、淋浴、空调的四人间学生寝室,学生宿舍每层配有开水房、洗衣房,每栋学生宿舍打造了公共读书空间,并在学生食堂配有能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的特色档口、西北风味餐厅等特色餐饮。校区生活配套设施便利齐全,环境优美、舒适温馨、设施先进、智慧高效,是一所高品质的现代化大学校园。
师资雄厚,匠心育人。遂宁校区配备了一支经验丰富、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从全校遴选具有丰富专业建设和教学管理经验的教师担任专业负责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96%,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占比83%。各专业授课教师科研教学经验丰富,其中高级职称占79%,中青年教师博士化率达100%,学缘结构合理。校区全面落实健全培养目标、教育理念、教育制度、培养模式和教育评价“五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教授全员给本科生授课等制度,开设新生研讨课、乡村大调研等特色课程,举办英语、高等数学等重点科目辅导答疑活动,不断夯实提升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坚持校领导联系班级以及系主任、专任教师下寝室制度,构建和谐融治师生关系。书院培养,特色育人。以“十个一"养成教育为总牵引,广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培育良好的学生成长环境。成立培养师范学生、非师范学生、“专升本”学生的书院,积极构建“书院+院系”双院育人模式。常态化开展学生早自习(晚聚习)、课前5分钟演讲、外语广场”、周末军训成果巩因、校区义劳动等活动,助力学生良好习惯养成。组织开展“晏阳初卓越教师训练营”、同辈学习经验交流、考研辅导以及学生辩论赛、篮球赛、校园歌手大赛等各类课外活动,积极参与遂宁市大学生街头文化艺术展演、大学生社团禁毒文化节、遂宁市2024年春晚等大型活动,为学生搭建广阔实践舞台。开办“九宗大讲堂”,邀请校内外专家为校区全体学生开设高质量讲座,营造浓厚学术氛围。积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以学科竞赛为抓手,打造“以创新教育为先导,以实践教学为特色”的高水平学科竞赛平台,创建梯度化塔式竞赛模式,实现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和学生创新能力提升双赢。在2022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中,学校位列全国第45位、全国师范院校第二位。校地融合,协同育人。突出人才培养的实践性、融通性、探究性,积极协调地方优质资源,搭建校地协同育人平台,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助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遂宁市教体局、农业农村局、文广旅局、科技局、经合局等单位共建专业教学实践基地,先后与遂宁市中心医院、遂宁市第一医院、遂宁市委党校等单位签订专项合作协议,成功申报全省第二批“百校联百县兴千村"结对签约项目。与遂宁市联合共建四川师范大学遂宁研究院(筹),深化校地融合发展,实现双向赋能。
二、专升本专业简介
1、汉语言文学专业
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强调学生专业综合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重视学生在区域基础教育建设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后续发展空间。本专业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四川省首批中国语言文学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双核一体"西部教师教育汉语言文学省级教学团队,承担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和教育部“推进实施卓越中学教师培养项目”。本专业学科优势明显,建有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艺术学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美学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语文)、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点。毕业生可以在教育行业、出版行业、传媒行业、文化艺术行业等行业就业。
本专业适合小学语文教育、中文、现代文秘等专业学生报考。
2、英语专业
学校英语专业始建于1963年,前身为四川师范学院外语系英语专业,是国家级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教育部师范类专业综合项目试点专业。本专业秉承突出师范特色、深化多元意识、重视个性培养的人才培养理念,形成了鲜明的英语师范专业特色,已成为四川省中学英语教师人才培养的摇篮。本专业建设历史悠久,1997年获得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被评为四川省首批外国语言文学本科人才培养基地,2007年获批省级特色专业,2009年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10年获批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19年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并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2021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本专业在全国495所高校英语专业排名中进入前20%,位列A类专业之一。毕业生可在中小学、翻译公司、涉外事务企业、教育培训及留学机构、厂矿或企业文职类、各大商业银行、国际航空等行业就业。本专业适合于小学英语教育、商务英语、应用英语、旅游英语等专业学生报考。
3、特殊教育专业
学校特殊教育专业始设于2013年,是四川省卓越特殊教育教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国家级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中国科教评价研究院等机构发布的《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20-2021》中,本专业被评为5★-级(排名全国前5%-10%)专业。本专业在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时代背景下,根据“推进融合教育、重视教康结合”的特殊教育发展趋势及其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确立了“综合素养+专业能力+个性发展”的人才定位,凝练出“全面夯实基础、发展优势专长”的创新人才培养特色;通过“学科平台+专业核心+自主发展"的立体交互式课程体系,基于进阶式实践教学模式,实现学生专业知识学习与专业技能发展的有效整合,将“知行合一,教康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落到实处。毕业生主要就业方向为在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教育康复机构从事特殊教育实践、理论研究以及管理等工作。
本专业适合于特殊教育、早期教育等专业学生报考。
4、小学教育专业
学校小学教育专业始设于2003年,是教育部师范类专业综合改革项目试点专业、四川省卓越小学教师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四川省首批师范专业二级认证专业,在中国科教评价研究院等机构发布的《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19-2020》中被评为4★级(排名全国前10%-20%)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本专业通过对小学教育人才的定格、定性和定向,确认了小学教育专业特性和小学教育人才培养逻辑,确立了“基本素养+专业领域+职业特征”的人才定位,凝练出“综合+专长”的人才培养特色。在课程教学改革方面,本专业通过“学科平台+专业核心+专业发展”的立体交互式课程体系,基于“1+X"课程群建设的团队教学改革和基于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教学模式,实现了不同课程模块的有效整合、师资力量的有效整合及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发展的有效整合,将“综合+专长”的人才培养模式落到实处,有力促进了专业建设和教师发展。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为小学教育、事业单位、教育机构、出版业等行业。
本专业适合于小学教育、小学语文教育、小学数学教育、小学英语教育、小学科学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舞蹈教育、小学道德与法制教育、现代教育技术等专业学生报考。
5、体育教育专业
学校体育教育专业创办于1993年,1998年开始招收本科生,获批四川省特色专业、四川省高校专业综合改革项目、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专业对接基础教育需求,秉持“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范精神,倡导“以体育人,学用相长”教育理念,坚守“立足体育师范教育,为西部基础教育战线培养优秀体育师资"的使命,坚持课程养成教育、实践导入教育、职后培训教育相结合,坚守实践技能教育当先,坚持竞赛检验成效,强调科技助力,提升学生运动技能和师范技能,将体育教师教育与藏、羌、彝民族地区精准帮扶以及西部地区乡村振兴相结合,已培养出近3000名体育师资和体育管理人才,为西部地区体育教育事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为各级各类学校从事体育教学、课外运动训练与竞赛工作、体育科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等方面工作。
本专业适应于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休闲体育、体育艺术表演、体能训练、体育运营管理、体育保健与康复、健身指导与管理等专业学生报考。
6、学前教育专业
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创建于2002年。2014年,本专业成为教育部公布的首批国家级“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改革项目”承担单位。2020年1月,本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中国科教评价研究院等机构发布的中国大学学科及专业评估报告中,本专业连续多年被评定为五★专业(全国学科专业排名前1%-5%)。本专业在发展高质量学前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坚持“宽口径、厚基础”的人才培养思路和确立了“综合素养+专业能力+个性发展”的人才定位,凝练出“强研究、重实践"的人才培养特色;通过"学科平台+专业核心+自主发展+综合实践”的立体交互式课程体系,基于进阶式实践教学模式,培养综合素质全面、保教实践能力突出,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反思能力,能够适应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能在各类学前教育机构和中职学校学前教育专业胜任教学或科研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毕业生就业方向为从事幼儿教育教学、幼儿教育师资培训、儿童传媒工作、儿童早起社会服务、管理与研究等工作。
本专业适应于早期教育、学前教育、小学科学教育、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等专业学生报考。
7、园艺专业
学校园艺专业于2002年开始招收本科生,迄今已有21年的办学历史。本专业立足四川,面向西部,辐射全国,主要培养重德、博学、务实、尚美全面发展的具备扎实的园艺理论和专业技能,具有园艺作物育种与栽培、设施园艺、农业景观园区规划设计以及园艺产品生产加工、贮藏保鲜和经营管理能力的高水平专业人才,授予农学学士学位。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包括政府机关、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等,也有一些学生开展自主创业,主要从事园艺专业教学与科研、园艺产品生产加工、贮藏保鲜和技术开发、科技推广、农业园区规划设计、企业经营与管理等方面工作。本专业适应于作物生产与经营管理、现代农业技术、生态农业技术、园艺技术、园林技术、植物保护与检疫技术、花卉生产与花艺等专业学生报考。
8、电子商务专业
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于2003年批准开设,作为教育部较早批次批准开设的本科专业,依托学校、学院优势,立足西部地区电子商务发展的人才需求,努力探索和构建新形势下的电商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专业建设成效显著。2010年获批四川省省级特色专业,2017年获批四川省普通高校应用型本科示范专业。本专业具有良好的校企合作经验与优质的合作基础。依托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教学团队等国家级平台,建立了包括用友、金蝶、国信安信息产业基地、东软集团等实践教学、实习实训基地10余个,校企合作开展学生实习实训、培训认证、创业孵化等工作,具有良好的校企合作经验与优质的合作基础。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为数字化网络营销
方向,大数据软件开发方向等。本专业适合于药品经营与管理、国际商务、连锁经营与管理、商务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建筑材料工程技术、跨境电子商务、移动商务、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现代物流管理、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园林工程技术等专业学生报考。
9、公共管理专业
学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创办于2003年,现为四川省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西部师范院校创业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的改革试点专业之一。本科第一批次面向全国招生,旨在为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以及企事业单位的人事和行政机构培养宽口径、复合型、应用型的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就业以企事业单位以及党政机关为主,包括行政事业单位、高职院校等;就业岗位以行政、人事及其他管理岗位为主。
本专业适应于现代物业管理、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卫生信息管理、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现代文秘、社区管理与服务、民航空中安全保卫等专业学生报考。
10、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学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于2022年经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批准,本专业整合学校旅游管理专业、历史学专业、工商管理专业等多学科资源,依托多个国家级、省部级文化和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基地,以及行业标杆企业合作平台,结合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特色和市场需求,形成文化产业+创意策划+运营管理的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本专业始终紧扣国家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战略,以文化产业赋能文化消费品质升级为旨归,推进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实现高端文化产业运营管理人才特色化培养。在文化产业教学、创意人才培养和人才选聘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注重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将科研成果和社会服务有机结合,并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彰显了专业贴近实践、立足科研、服务社会的人才培养特点。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为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在政府文化管理部门、文化单位就业;或在文化创意公司、文化传播公司、文化旅游企业等从事经营管理的工作;或升学考研、出国留学等。本专业适应于市场营销、会展策划与管理、文化创意与策划、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文物修复与保护、影视制片管理、婚庆服务与管理等专业学生报考。
11、酒店管理专业
学校酒店管理专业起源于四川省开办最早的旅游管理本科专业,于2013年正式招收酒店管理专业学生;2019年成为国家西部旅游酒店人才培训基地及旅游行政管理人员培训示范单位。本专业推行政、产、研协同育人机制,依托国家级、省级旅游人才培养基地和行业头部企业,凸显专业管理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优势,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专业的内涵建设和专业特色。酒店管理专业现有文化和旅游部青年专家2名、四川省人民政府特聘专家2名、省文化和旅游厅青年专家7名、国家星级酒店评审员4名,四川省“改革开放四十年突出贡献专家”3名;先后承担社会服务专项课题200余个,编制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13部;建有酒店管理专业实训室、专业形体房、商务礼仪中心以及多个校外教学实践基地;学生在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奖励10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项30余个。
毕业生就业方向主要为国际奢华酒店、国际国内高端酒店、国内航空公司、国际邮轮公司、国际奢侈品企业、国家5A景区以及旅游行政部门等。本专业适应于空中乘务、建筑设计、旅游管理、建筑室内设计、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园林工程技术、会展策划与管理、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药品经营与管理等专业学生报考。
以上是四川师范大学2024年专升本招生简章。
同学们注意了,四川统招专升本的考试机会只有一次,如果备考压力较大、学习效率跟不上,想要了解专升本课程及规划的大二/大三同学,现在可以直接咨询在线老师噢~
新东方专升本的课程全面,服务和师资力量雄厚。专升本考试科目大多是,语文,数学,英语和部分省份的计算机基础和专业课。学生可以根据需求选择线上或者线下课程,线上课程比较考查大家的自律能力,但是价钱比较便宜,时间比较自由,线下课程可以面对面交流,学习效果更好。总体来说新东方是一个有近三十年成熟积累的品牌,整体师资研发,售后服务可靠性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