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软件工程?
完整的计算机系统由两部分组成,即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而计算机软件是指计算机系统中除硬件以外的所有事物,一般包括计算机程序、程序说明以及其他资料等。
软件工程专业是2002年国家教育部新增专业,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拓展及中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软件工程专业已成为一个热门专业。
软件工程是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来开发、维护软件,把管理技术与开发技术有效地结合起来,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为基础,强调软件开发的工程性,培养能够从事软件开发、测试、维护和软件项目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的一门学科。
主干学科:软件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计算基础、数学和工程基础、职业实践、软件系统建模与分析、软件系统设计、验证与确认、软件演化、软件过程、软件质量、软件管理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程序设计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操作系统实验、数据库设计实验、系统分析与软件建模实验、软件系统设计实验、软件测试实验、专业综合实践
学习需具备条件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学习计算科学、软件工程相 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软件工程的基本训练,具有软件开发实践的基本能力和初步经验、软件项目组织的基本能力以及基本的工程素养,具有初步的创新和创业意识、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具有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 掌握基本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社会责任感强。
2. 掌握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系统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学与管理学知识。
3. 掌握计算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的核心概念、知识结构和典型方法。
4. 掌握软件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软件需求分析、设计、实现、评审、测试、维护以及过程与管理的方法和技术,了解软件工程规范和标准。
5. 经过系统化的软件工程基本训练,具有参与实际软件开发项目的经历,具备作为软件工程师从事工程实践所需的专业能力。
6. 具备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权衡和选择各种设计方案,使用适当的软件工程工具设计和开发软件系统,能够建立规范的系统文档。
7. 充分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具备个人工作与团队协作的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以及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8. 具有初步的外语应用能力,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材料,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9. 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与政策,理解软件工程技术伦理的基本要求。
10. 了解软件工程学科的前沿技术和软件行业的发展动态,在基础研发、工程设计和实践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1. 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对系统的各种解决方案进行合理的判断和选择,具备一定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12. 具备自我终身学习的能力,自觉学习随时涌现的新概念、新模型和新技术,使自己的专业能力保持与学科的发展同步。
专业与就业
据数据显示,软件工程专业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为100000人以上,男女比例为:男生占77%,女生占23%,文理科比例为:文科占4%,理科占96%,最近三年全国就业率保持增长态势,由78%增至98%,就业率处于较高水平,市场仍蕴藏着很大潜力。
(一)就业前景广阔
软件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已经涉足工业、农业、商业、金融、科教文卫、国防和百姓生活等各个领域。采用先进的工程化方法进行软件开发和生产是实现软件产业化的关键技术手段。因此,为积极促进我国软件产业发展,加速我国信息化建设,增强其国际竞争力,急需培养大批软件工程领域的实用型、复合型软件工程技术人才和软件工程管理人才。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国内计算机软件类相关人才的需求非常巨大,随之产生的人才缺口也令人吃惊。从目前的形势来看,软件工程专业在未来多年内仍将是就业形势看好的专业。
(二)两大就业方向
软件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主要面向两类就业岗位:一类是各种规模的IT企业,从事项目管理、软件设计、软件开发和质量保证等相关岗位;另一类是进入到对IT技术依赖度很高的金融、电信等行业的IT部门,从事这些行业的业务软件的开发、测试、维护等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