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合肥师范学院专升本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考试大纲已公布,考试大纲介绍了考试科目、考试范围、参考书目等内容,闭卷考试,考试科目为《电路分析基础》 《自动控制原理》。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考试科目】
《电路分析基础》 《自动控制原理》
【考试范围】
《电路分析基础》 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考核内容: 1、理解电路、电路模型的概念、作用、组成以及各部分的作用; 2、掌握电流、电压的定义、表示方法、实际方向、参考正方向的性 质; 3、掌握功率的定义,功率正负的意义及电路吸收或发出功率的判断; 4、掌握电阻元件的定义、单位、功率;电压源、电流源的模型以及 特点; 四种受控电源的模型以及特点; 5、掌握 KCL、KVL 内容及基本应用。
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考核内容: 1、掌握电阻串联、并联、混联等效计算; 2、熟悉分压公式、分流公式应用; 3、熟悉实际电源模型及电压源与电流源的等效变换; 4、理解输入电阻的定义;掌握输入电阻的计算方法。
第三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
考核内容:1、理解独立的 KCL、KVL 方程数概念; 2、熟悉支路电流法、网孔电流法分析方法及一般表达式; 3、掌握回路电流法、节点电压方程分析方法及一般表达式.
第四章 电路定理
考核内容: 1、掌握叠加原理的内容、注意事项及应用; 2、理解替代定理的内容、注意事项。 3、理解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掌握开端电压的计算、等效内阻的 计算; 4、掌握最大功率传输定理的内容以及应用。
第六章 储能元件
考核内容: 1、掌握电容元件的定义和性质; 2、掌握电感元件的定义和性质; 3、理解电容元件与电感元件的串联与并联性质。
第七章 一阶电路和二阶电路的时域分析
考核内容: 1、理解一阶电路微分方程的建立; 2、掌握动态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和全响应的求解;理解 动态 电路的稳态分量和暂态分量的求解; 3、掌握三要素法,能用三要素法求解一阶电路的响应。
第八章 相量法
考核内容: 1、理解正弦信号的周期、频率、角频率、瞬时值、振幅、有效值、 相位 和相位差的概念; 2、掌握相量的定义,正弦信号的相量表示方法; 3、掌握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各种电路元件伏安关系的相量表 示形 式;
第九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考核内容:1、熟悉阻抗、导纳的定义,阻抗的串联和并联等效,阻抗的性质; 2、掌握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3、了解交流电路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的定义以及表达; 4、掌握交流电路中最大功率传输条件以及负载最大功率计算。 5、理解功率因数的概念,掌握功率因数提高的方法和意义。
第十章 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
考核内容: 1、理解耦合电感的电压电流关系,同名端,耦合系数,耦合电感的 串联 和并联,耦合电感的去耦等效电路。 2、掌握含耦合电感电路的分析。 3、了解理想变压器与实际变压器的区别。
第十一章 电路频率响应
考核内容: 1、了解常用RC 一阶电路的频率特性、常用rLC 串联谐振电路的频 48 率特性。 2、了解实用rLC 并联谐振电路的频率特性。
《自动控制原理》
1、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 (1)自动控制系统及其任务、控制的基本方式(开/闭环控制)、负 反馈 控制原理; (2)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分类、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3)自动控制系统负反馈控制原理; (4)恒值系统及随动系统的特点及应用的广泛性。
2、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1)动态(微分)方程的建立及线性化、复习拉普拉斯变换; (2)复习拉普拉斯反变换、线性系统的传递函数; (3)元部件的传递函数、典型环节; (4)结构图的建立及等效变换; (5)信号流图,梅逊增益公式;
3、线形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1)时域分析与校正的基本概念,典型外作用下的响应及性能指标; (2)一阶系统的时间响应及动态性能; (3)二阶系统的时间响应及动态性能、改善系统性能的措施; (4)高阶系统的时间响应及动态性能; (5)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6)线性系统的稳态误差;(7)估算高阶系统动态性能的零点极点法。
4、线形系统的根轨迹法 (1)根轨迹的概念;根轨迹方程及相角条件、模(幅)值条件; (2)绘制常规根轨迹的基本法则; (3)广义根轨迹(参数根轨迹和零度根轨迹); (4)利用根轨迹定性分析系统性能。
5、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1)频率响应及频率特性; (2)典型环节和系统开环频率特性(幅相频率特性); (3)典型环节和系统开环频率特性(对数频率特性); (4)奈奎斯特稳定判据、对数频率稳定判据及其应用; (5)稳定裕度(量)的概念及计算;
【参考书目】
1.《电路》(第五版),邱关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2.《电路分析基础》网络课程版: https://www.ehuixue.cn/index/detail/index?cid=38799
3.《自动控制原理》第六版,胡寿松主编,科学出版社。
4.《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孔凡才、陈渝光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