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专升本护理学专业《内外科护理学》科目考试大纲已公布,包括参考书目、考试形式及题型和考试大纲要求等内容,参加2024年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专升本考试的考生需要留意。《内外科护理学》科目考试大纲要求共包含12篇内容,第4-9篇内容如下:
第四篇 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1章 概述
1、掌握: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
2、熟悉:消化系统的结构功能。
第2章 食管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概述
1、了解:食管的解剖生理概要。
第三节 食管癌
1、掌握:食管癌的临床表现,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2、熟悉:食管癌的辅助检查和处理原则。
3、了解:食管癌的病因,病理和分型。
第3章 胃炎病人的护理
1、掌握:慢性胃炎的分类特点和临床表现,急、慢性胃炎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2、熟悉:急、慢性胃炎的概念、病因和发病机制,实验室及其他检查和治疗要点。
第4章 消化性溃疡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消化性溃疡病人的护理
1、掌握:消化性溃疡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及并发症,
主要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2、熟悉: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健康指导。
第5章 胃癌病人的护理
1、掌握:胃癌的临床表现,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2、熟悉:胃癌的辅助检查和处理原则。
3、了解:胃癌的病因、病理生理和分型。
第6章 小肠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二节 肠梗阻
1、掌握:肠梗阻定义,临床表现,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2、熟悉:肠梗阻的辅助检查和处理原则。
3、了解:肠梗阻的病因和分类,病理生理。
第三节 肠瘘
1、掌握:肠瘘的定义,临床表现,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2、熟悉:肠瘘的辅助检查和处理原则。
3、了解:肠瘘的病因和分类,病理生理。
第7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1、掌握:阑尾炎的临床表现,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2、熟悉:阑尾炎的辅助检查和处理原则。
3、了解:阑尾的解剖生理概要,分类和病因,病理生理。
第9章 大肠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概述
1、了解:结肠的解剖和生理功能,直肠肛管的解剖和生理功能。
第二节 溃疡性结肠炎病人的护理
1、掌握:溃疡性结肠炎的概念,临床表现,护理。
2、熟悉: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
第三节 克罗恩病病人的护理
1、掌握:克罗恩病的概念。临床表现。护理。
2、熟悉:克罗恩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
第四节 直肠肛管良性疾病
1、掌握:直肠肛管周围脓肿、肛瘘、肛裂、痔的定义,临床表现,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2、熟悉:直肠肛管周围脓肿、肛瘘、肛裂、痔的辅助检查和处理原则。
3、了解:直肠肛管周围脓肿、肛瘘、肛裂、痔的病因和病理生理,肛瘘和痔的分类。
第五节 大肠癌
1、掌握:大肠癌的临床表现,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2、熟悉:大肠癌的辅助检查和处理原则。
3、了解:大肠癌的流行病学特点,病因,病理生理和分型。
第10章 化脓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
1、掌握:化脓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2、熟悉:化脓性腹膜炎的辅助检查和处理原则。
3、了解:腹膜的解剖生理概要,化脓性腹膜炎的分类和病因、病理生理。
第11章 腹外疝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概述
1、掌握:疝和腹外疝的定义。
2、熟悉:腹外疝的病理生理和分类。
3、了解:腹外疝的病因。
腹股沟疝
1、掌握:腹股沟疝的定义,临床表现,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2、熟悉:腹股沟疝的辅助检查和处理原则。
3、了解:腹股沟区解剖概要,腹股沟疝的病因。
第12章 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1、掌握:腹部损伤的定义,临床表现,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2、熟悉:腹部损伤的辅助检查和处理原则。
3、了解:腹部损伤的病因分类和病理生理。
第13章 肝硬化
第一节肝硬化
1、掌握:肝硬化的概念、临床表现,腹水形成的原因及并发症的临床特点,肝硬化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及主要护理措施。
2、熟悉:肝硬化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健康指导。
第14章 门脉高压症
1、掌握:门静脉高压症的定义,临床表现,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2、熟悉:门静脉高压症的辅助检查和处理原则。
3、了解:门静脉的解剖概要,门静脉高压症的病因和病理生理。
第15章 原发性肝癌
1、掌握:原发性肝癌的定义,典型症状,体征,并发症,早期诊断方法,主要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2、熟悉:原发性肝癌的病因,发病机制。
3、了解: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及治疗。
第16章 肝性脑病
1、掌握:肝性脑病的定义和引起肝性脑病的诱因,临床表现,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2、熟悉: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实验室及其他检查,治疗要点,健康指导。
第18章 胆道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概述
1、了解:胆道系统的解剖,生理功能。胆道疾病的特殊检查和护理
1、了解:目前临床常用的胆道疾病的特殊检查方法。
第二节 胆石病
1、掌握:胆囊结石的临床表现、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胆管结石的临床表现、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2、熟悉:胆囊结石的辅助检查和处理原则,胆管结石辅助检查和处理原则。
3、了解:胆石的成因和分类;胆囊结石的病因和病理生理;胆管结石的分类,病因和病理生理。
第三节 胆道感染
1、掌握:胆囊炎的定义,临床表现,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定义,临床表现,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2、熟悉:胆囊炎的辅助检查和处理原则,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辅助检查和处理原则。
3、了解:胆囊炎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病因和病理生理。
第19章 胰腺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急性、慢性胰腺炎
1、掌握:急性胰腺炎的定义,临床表现,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慢性胰腺炎的定义,临床表现,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2、熟悉:急性胰腺炎的辅助检查和处理原则,慢性胰腺炎的辅助检查和处理原则。
3、了解: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慢性胰腺炎的病因和病理生理。
第二节 胰腺肿瘤和壶腹周围癌
1、掌握:胰岛素瘤的临床表现,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壶腹周围癌的定义,临床表现,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2、熟悉:胰岛素瘤的辅助检查和处理原则,壶腹周围癌的辅助检查和处理原则。
3、了解:胰岛素瘤的病理生理,壶腹周围癌的病因和病理生理。
第20章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
1、掌握:上消化道出血和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定义;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护理评估,主要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出血量和出血程度的观察及出血停止和继续出血的判断。
2、熟悉: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及抢救措施。
第21章 急腹症病人的护理
1、掌握:急腹症的定义,临床表现,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2、熟悉:急腹症的辅助检查和处理原则。
3、了解:急腹症的病因和病理生理。
第五篇 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1章 概论
1、熟悉:肾脏的解剖结构和组织学特点,生理功能。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
1、掌握:泌尿系统常见症状体征的临床特点,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第二章 肾小球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概述
1、了解:肾小球疾病的发病机制,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病理分型和临床分型。
第二节 急性肾小球肾炎
1、掌握:急性肾小球肾炎的概念,临床表现,常用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2、熟悉: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实验室检查和治疗原则。
第四节 慢性肾小球肾炎
1、掌握: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概念,临床表现,常用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2、熟悉: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3、了解: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要点。
第3章 肾病综合征
1、掌握:肾病综合征的概念,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2、熟悉:肾病综合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3、了解:肾病综合征的治疗要点。
第4章 尿路感染
1、掌握:尿路感染的定义,传染途径及易感因素,临床表现,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2、熟悉:尿路感染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
第5章 尿石症病人的护理
1、掌握:尿石症的定义,临床表现,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2、熟悉:尿石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
第6章 泌尿系统损伤病人的护理
肾损伤
1、掌握:肾损伤的临床表现,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2、熟悉:肾损伤的辅助检查和处理原则。
3、了解:肾损伤的病因、分类和病理生理。
第三节 尿道损伤
1、掌握:尿道损伤的多发部位,临床表现,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2、熟悉:尿道损伤的辅助检查和处理原则。
3、了解:尿道损伤的病因、分类和病理生理。
第8章 泌尿系统梗阻疾病病人的护理
前列腺增生
1、掌握: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定义,临床表现,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2、熟悉: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
第9章 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病人的护理
肾癌
1、掌握:肾癌定义,临床表现,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2、熟悉:肾癌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
膀胱癌
1、掌握:膀胱癌的定义,临床表现,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2、熟悉:膀胱癌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
前列腺癌
1、掌握:前列腺癌定义,临床表现,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
2、熟悉:前列腺癌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
第10章 急性肾衰竭
1、掌握:急性肾衰竭的概念,临床表现,常见护理诊断和主要护理措施。
2、熟悉:急性肾衰竭的病因,发病机制,实验室检查特点,治疗要点。
第11章 慢性肾衰竭
1、掌握:慢性肾衰竭的概念和临床分期,临床表现,护理评估、常见护理诊断和主要护理措施。
2、熟悉:慢性肾衰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治疗原则。
第12章 血液净化治疗的护理
1、掌握: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的概念,病人的护理。
2、熟悉:血液透析的血液通路及肝素的应用。
3、了解: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第六篇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1章 概述
1、掌握: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
2、熟悉:血液组成及血细胞的生理功能,血液病分类。
3、了解:造血器官及血细胞的生成过程。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病人的常见症状体征及护理
1、掌握:血液及造血系统常见症状体征的临床特点;出血或出血倾向,发热的护理评估。
第2章 贫血
第一节 概述
1、掌握:贫血的定义和诊断标准,临床表现,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2、熟悉: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分类,治疗要点。
第二节 缺铁性贫血
1、掌握:缺铁性贫血的概念,临床表现,常见护理诊断和主要护理措施。
2、熟悉:铁代谢特点;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实验室检查特点、治疗要点,健康指导。
第四节 再生障碍性贫血
1、掌握: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概念,重型、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和区别,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护理评估,常用护理诊断和主要护理措施。
2、熟悉: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实验室检查特点,治疗要点。
3、了解: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健康指导。
第3章 出血性疾病
第一节 概述
1、掌握:出血性疾病的概念,临床表现。
2、熟悉:出血性疾病的分类。
3、了解:正常止血、凝血、抗凝与纤维蛋白溶解机制,出血性疾病的实验室检查和治疗要点。
第二节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掌握: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概念,临床表现,常用护理诊断和主要护理措施。
2、熟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实验室检查特点,治疗要点。
第4章 白血病
1、掌握:白血病的概念,急、慢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急性白血病的护理评估、常用护理诊断和主要护理措施,慢性白血病的常用护理诊断和主要护理措施。
2、熟悉:白血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急性白血病的分类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分期,急、慢性白血病的实验室检查特点、治疗原则、健康指导。
3、了解:白血病的分类。
第七篇 代谢和内分泌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1章 概述
1、掌握:内分泌系统的定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病人的护理评估。
2、熟悉:内分泌系统,营养和代谢。
第3章 甲状腺疾病
第二节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1、掌握: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定义;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的临床表现,特殊的临床表现和类型,护理评估,常用护理诊断问题,目标,护理措施及依据。
2、熟悉: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的定义,病因与发病机制,实验室及其他检查,治疗要点,评价、其他护理诊断/问题、健康指导、预后。
3、了解: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的诊断要点。
第四节 甲状腺癌
1、掌握:甲状腺癌的处理原则,护理评估,常见护理诊断/问题,护理目标,护理措施。
2、熟悉:甲状腺癌的病理分类,临床表现,护理评价,健康教育。
3、了解:甲状腺癌的辅助检查。
第6章 糖尿病
1、掌握:糖尿病的定义,临床表现,治疗要点,护理措施及依据。
2、熟悉:糖尿病的分型,病因与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要点,护理评估,常见护理诊断/问题,目标,评价,其他护理诊断/问题,健康指导,预后。
第八篇 骨科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章 概论
第二节 运动系统的检查
1、熟悉:理学检查的内容和方法,周围神经检查和其他特殊检查方法,影像学检查方法。
2、了解:理学检查的原则。
第2章 骨折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概述
1、掌握:骨折的概念,临床表现,常见护理诊断和主要护理措施。
2、熟悉:骨折的病因和分类,病理生理机制,辅助检查和处理原则。
第二节 四肢骨折
1、掌握:各种四肢骨折的概念,临床表现,常见护理诊断和主要护理措施。
2、熟悉:各种四肢骨折的病因和分类,病理生理机制,辅助检查和处理原则。
第三节 脊柱骨折和脊髓损伤
1、掌握:脊柱骨折和脊髓损伤的概念,临床表现,常见护理诊断和主要护理措施。
2、熟悉:脊柱骨折和脊髓损伤的病因和分类,病理生理机制,辅助检查和处理原则。
第四节 骨盆骨折
1、掌握:骨盆骨折的概念,临床表现,常见护理诊断和主要护理措施。
2、熟悉:骨盆骨折的病因和分类,病理生理机制,辅助检查和处理原则。
第3章 关节脱位病人的护理
1、掌握:各种关节脱位的临床表现。
2、熟悉:各种关节脱位病因,分类,辅助检查和处理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