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考试内容与要求
人体解剖学主要研究的是人体器官的形态结构、位置及毗邻关系,同时能够将人体解剖学的知识与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临床实际相联系,提高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医学专业考生应具备扎实的医学基础知识,体现以人为本的专业素养,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考查要求考生钻研教材,从内容的难度、深度和广度来进行测试,通过不同的题型考查考生对解剖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的程度。考生只有正确理解和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正常形态结构和功能,才能进一步判断人体的正常与异常,鉴别生理与病理状态,才能有效采取防病、治病、护理措施,努力增进人类健康,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本科目考试内容分类列举如下:
第一部分 绪 论
1.掌握人体解剖学标准姿势、轴、面和方位术语。
2.熟悉人体解剖学的任务并了解其范围,分科及发展历程。
3.了解人体解剖学发展简史。
4.了解正常、异常、变异和畸形的一般概念。
第二部分 运动系统
一、骨 学
1.掌握骨的一般形态、构造和功能。
2.掌握椎骨的一般形态、结构分部和功能,各部椎骨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其功能特点。
3.掌握肋骨的一般形态、分部、结构和功能,胸骨的形态结构与分部。
4.掌握颅的位置、组成、分部和功能,脑颅与面颅诸骨的名称、位置并了解其分部。
5.掌握颅底内面观三个颅窝的境界及重要结构,颅底外面观。掌握骨性鼻腔的组成及鼻旁窦的开口位置。掌握新生儿颅的特征并了解其生后变化。
6.掌握中轴骨的重要体表标志——第七颈椎及胸椎棘突、骶角、骶管裂孔、颈静脉切迹、胸骨角、肋弓、剑突、枕外隆凸、舌骨等。
7.掌握附肢骨的组成及形态结构特点与功能的关系,上肢带骨锁骨与肩胛骨的形态、结构与位置,自由上肢骨肱骨、尺骨、桡骨的形态、结构与位置,下肢带骨髋骨的组成、形态、结构与位置,跗骨的排列及其基本形态。
8.掌握附肢骨的重要体表标志——肩胛冈、肩胛骨下角、肩峰、锁骨、肱骨大结节、肱骨内外上髁、桡骨头、尺骨鹰嘴、桡骨与尺骨茎突、豌豆骨、掌骨头、髂嵴、髂前上棘、骼后上棘、坐骨结节、大转子、髌、胫骨粗隆、腓骨头、内外踝、跟骨结节、舟骨粗隆。
9.熟悉骨的分类,骨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10.熟悉中轴骨的组成及分部。
11.熟悉颅顶的外面观与内面观,眶的构成、形态及其孔裂。
12.熟悉腕骨,掌骨及指骨的基本形态、位置和排列。
13.了解骨骼的概念,骨的生长发育,表面形态及可塑性,骨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的一般配布。
14.了解第一肋骨和第二肋骨的形态特征。
15.了解跖骨、趾骨的基本形态,位置与排列。